索 引 号  1648516507/ybj/2022-0000135  发布机构  临沂市医疗保障局
 成文日期  2022-04-20  发布日期  2022-04-20
 主题分类  其他  有效性  生效中
 文  号  临医保字〔2022〕8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通知

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通知

2022-04-20   作者: 点击数:  

临医保字〔20228


各县区医疗保障局,市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中共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写好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为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推进“学理论、悟思想、见行动、创一流”活动走深走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抓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们谋划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指路明灯,要充分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党员大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认真研读,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把专题学习作为落实市委构建“3+1”理论武装体系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建立“三位一体”机制的重要抓手,充分认识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认清严峻工作形势,深入学习各项医保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经办业务,全面提升履职水平。

二、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坚持在学中悟、悟中学。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牢牢把握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助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力争“十四五”时期医保事业再上新台阶。

三、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医疗保障工作应对新问题新挑战、取得新发展成就的根本保障,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落实省局和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要求结合起来,与做好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精准施策、落实落细,全面建设“公平医保”“法治医保”“安全医保”“智慧医保”“标准医保”“有情医保”。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弘扬践行沂蒙精神,扎实开展“学理论、悟思想、见行动、创一流”活动,以“严真细实快”作风,奋力推动我市医疗保障工作“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医疗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附件:1.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26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

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促进我国社会保障

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2.中共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写好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临沂市医疗保障局

2022年4月20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

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面向“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分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明确完善的思路,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早在1922年,党的二大宣言中就提出了设立工厂保险、保护失业工人等改良工人待遇的主张。瑞金时期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设专章规定了社会保险问题。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要求,于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改革开放后,我们把社会保障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等会议多次研究审议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方案、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意见等,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我们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我们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我们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我们积极发展养老、托幼、助残等福利事业,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不足,主要是:制度整合没有完全到位,制度之间转移衔接不够通畅;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人群没有纳入社会保障,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的情况;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保障“一枝独大”,而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承担的补充保障发育不够;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有待提高,平衡地区收支矛盾压力较大;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待遇差异不尽合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地方社保基金存在“穿底”风险。对这些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国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擘画了蓝图,要求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世界各国发展水平、社会条件、文化特征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必然多种多样。我们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有益经验,但不是照抄照搬、简单复制,而是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社会保障事业行稳致远;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制度引领,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前进;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我们要坚持和发展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前进。

第二,科学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蓝图,要逐条逐项深入研究,纳入规划,抓好落实。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思考和谋划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要树立战略眼光,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要增强风险意识,研判未来5年、15年乃至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发展趋势,分析社会保障可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未雨绸缪采取应对措施。要拓展国际视野,关注国外社会保障发展情况,汲取经验教训,既避免像一些拉美国家那样盲目进行“福利赶超”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又避免像一些北欧国家那样实行“泛福利化”导致社会活力不足。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一个道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水浅行小舟,水深走大船,违背规律就会搁浅或翻船。

第三,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要强化问题导向,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紧盯制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硬骨头,不断推进改革。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要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要把农村社会救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日常性帮扶措施。要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2018年以来,我们实施了养老保险中央调剂金制度,仅去年一年,东部发达地区就拿出了1768亿元,拨付给中西部和老工业基地省份,有力缓解了社保基金收支的区域结构性矛盾,确保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区域不平衡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符合社会保险“大数法则”,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提高,加上医疗技术发展,更多疾病从“无药可医”变为“可医可控”,医保支出面临着更大压力。要坚持不懈、协同推进“三医联动”,健全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

近年来,许多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都推出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计划,但实施起来并不太顺利。一些国家在这项改革上经历了波折。我们要合理把握改革方向、节奏、力度,加强舆论引导,最大程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合力,推动这项改革任务平稳落地。

第四,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加快制定或修订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相关法律,依法落实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个人、社会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责任。要依法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防范化解基金运行风险,维护基金安全。要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和每一笔“救助款”、“慈善款”。

第五,加强社会保障精细化管理。要完善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街道)的五级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要适应人口大规模流动、就业快速变动的趋势,完善社会保险关系登记和转移接续的措施,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对象精准认定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要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同时,要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会保障服务。

第六,发挥好社会保障在应对疫情影响方面的积极作用。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社会保障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了贡献。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很重。要发挥好社会保障在助力疫情防控、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中的作用。要根据形势好转变化,稳妥退出减免社保缴费等阶段性纾困政策,并同其他政策退出平稳衔接。要总结这次疫情防控的成功做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针对突发重大风险的应急响应机制,既能抵御可以预见的生老病死等各种常规风险,又能应对难以预料的非常规风险。

最后,我强调一个问题,就是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之初,我们鼓励各地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做到全国一盘棋。要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加强对制度运行的管理监督。各地区务必树立大局意识,严肃落实制度改革要求,不得违规出台地方“小政策”。可以允许一定时期内存在区域间社会保障水平上的差异,但不能动摇统一制度的目标,不能自行其是、搞变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对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握规律,统筹协调,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26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附件2


写好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中共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


医疗保障制度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生命健康、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经济社会稳定紧密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深化医保改革、怎样深化医保改革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的重要论述,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一、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重要论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重要论述是我们谋划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指路明灯,是医疗保障工作应对新问题新挑战、取得新发展新成就的根本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国医疗保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优,根本在于党的坚强领导。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保障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当前,医保改革已经到了涉险滩、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形成各级党组织合力攻坚格局,进一步破除复杂的利益藩篱,坚定不移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充分发挥医保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面对世纪疫情大考,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这既深刻阐释了医保工作的初心使命,又深刻指出了医保在疫情防控中的角色定位。2022317,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再次动员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重申“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调“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要求“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全力以赴确保患者救治不愁、群众接种不愁、各方防控减负。

坚持共同富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要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紧抓提质增效,最大程度发挥有限医保基金保障效能;又旗帜鲜明反对“福利主义”,充分吸取一些国家盲目进行“福利赶超”、实施“免费医疗”导致经济停滞甚至衰退的深刻教训。要从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国家顶层设计,持续推动医保全国一盘棋,逐步消除地域差异。

坚持改革创新,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医保事业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惟改革创新者胜,要求将改革着力点放在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医保局是改革的产物,改革是医保旗帜上最鲜亮的底色,也是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最有效的手段。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思考和谋划医疗保障事业发展。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准确把握医保各方面之间、医保和医药卫生等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统筹谋划形成合力,协同推进“三医联动”,持续推动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走向深入。坚持改革和管理双轮驱动、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既持续加大改革力度开山拓路,又持续优化管理巩固拓展改革成果。

坚持制度引领,持续加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覆盖”强调参保“一个都不能落”;“保基本”要求重点聚焦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医保制度建设;“多层次”强调支持商业健康险、慈善救助等补充保障措施发展;“可持续”强调统筹需要和可能,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制度长期可持续。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实现政府、市场、慈善相互补位、相互配合,确保政府不缺位、不越位,坚决防范政府保障一家独大、大包大揽,发挥好商业健康险保障作用及其他保障措施综合帮扶作用。

二、始终保持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自信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适应当时历史条件的医疗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从改革职工医保起步,建设全民医保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党中央正确决策组建国家医保局,擘画改革蓝图,推动医保事业加速发展。我们用较短时间建立起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目前参保人数超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为80%70%左右,基金年收支均超2万亿元、惠及群众就医超40亿人次,对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共同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经百年奋斗,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建起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障”这一先辈口中“不敢想的奢望”已经变成人人享有的基本福利,以相当于2%左右国内生产总值的医保投入为全国人民提供了有效保障,人均预期寿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不足40岁增长到当前的77.3岁,中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进步得到了国内外社会的充分肯定。

群众医保获益达到新高度。体系更健全,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初步形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范围更全面,建立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稳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减贫更有效,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近千万因病致贫户实现精准脱贫。服务更便捷,经办服务不断下沉,办理流程不断优化,初步实现经办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集成办”。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取得新突破。保患者救治、助力构筑防疫高地,第一时间实施“两个确保”,预拨专项资金超200亿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疫苗接种、助力加速形成免疫屏障,迅速筹集并预拨疫苗采购资金,及时结算接种费用,让企业放心生产、采购机构放心采购、接种机构放心接种,已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3亿剂次。持续降低常态防疫成本,四次降低疫苗价格,灭活疫苗较紧急使用阶段降价超九成。全国四轮降低核酸检测价格,免收核酸、抗原检测挂号费。

推动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取得新进展。群众医药负担历史性下降,国家集中带量采购6234种药品、平均降价53%,集采2批耗材、平均降价超80%,整合全国需求谈判议价将250种新药纳入目录、平均降价超50%,累计降低药耗负担超5000亿元。优质药耗可及性显著提升,每年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4年累计调入507种、调出391种,目录内药品数增至2860种,拓展定点零售药店作为供药新渠道,救命新药获取更快、更价宜、更便利。集采品种中使用高质量药品的患者比例从50%提高到90%上。医药行业生态系统性重塑,持续挤压药耗虚高价格水分、实施结余留用的同时,101个城市开展住院费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国家试点,叠加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有效净化行业生态,初步理顺补偿机制,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大幅增长。

打击欺诈骗保力度再上新台阶。打击力度前所未有,2018年以来,连续3年全覆盖检查、连续4年专项整治,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超240万家次,处理近115万家次,曝光案情12万件,追回基金583亿元。行纪衔接、行刑衔接等“一案多查、联合惩处”机制不断优化。法治建设取得突破,出台实施首部医保行政法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已建立155个专职监管机构。长效机制初具雏形,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仅循国家医保局收到的线索就查处7.6亿元;集中宣传月活动累计举办各类警示教育、培训会1.9万余场,涵养共同守护医保基金安全的社会氛围。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实现企业守信承诺全覆盖,有力震慑医药企业行贿行为。

助力稳定经济运行续写新篇章。支持稳消费,医疗保障有效减少了群众医疗预防性储蓄,助力释放群众消费。群众保险意识持续增强,2021年商业健康险销售收入是2013年的近8倍。支持人口流动,住院、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累计接入14.6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惠及就医群众2416.9万人次,所有省份均已启动五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新业态从业人员等流动人口参保转移接续更便捷。支持健康产业发展,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支付,加快“互联网+”医发展,政府办、社会办医疗机构医保管理一视同仁。长期护理保险累计吸引照护等相关行业投资超400亿元。

三、奋力谱写新时代医疗保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同步答优答好医保高质量发展必答题、疫情防控加试题,奋力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

全力支持常态疫情防控,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继续落实“两个确保”,及时将治疗新药临时纳入支付范围,帮助实现疫情防控“四早”。继续降低疫苗、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治疗药品价格,减轻防疫负担。接续做好疫苗和接种费用保障工作,配合相关部门精准提高易感人群接种水平。持续拓宽线上服务渠道,做好医保服务场所疫情防控,确保疫情期间待遇不打折、支付不中断、服务不聚集。

持续扎牢多层次医疗保障网,在发展中持续提高群众保障质量。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支持慈善救助、商业健康险、职工互助等发挥综合帮扶作用,强化高额医疗费用减负能力。持续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范因病规模性返贫。精准补齐门诊保障短板,持续夯筑早诊早治、慢病管理政策平台。稳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范围。

逐步破除医保区域发展不平衡,推动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守牢应保尽保底线。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全面落实医保待遇清单制度。持续扩大医保基金互助共济范围,全面实现市地级统筹地区内制度政策统一、基金统收统支、管理服务一体;重点指导基础条件较好的省份推动省级统筹,督促指导其他省份加速夯实省级统筹基础。建立均衡各地管理服务能力的长效机制。

重拳打击欺诈骗保不手软,坚决守好人民群众救命钱。继续开展专项整治,持续提高综合监管能力,强化飞行检查。抓好《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落实,持续提升基金监管法治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基金监管执法体系,扩大智能监控应用,规范用好举报奖励机制,持续优化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机制,加强基金监管信用评价体系顶层设计。

不断推动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让群众享受更多质优价宜的医药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集采,力争年内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在每个省合计达到350个以上。持续优化药品动态准入机制,全面落实谈判药“双通道”管理机制,让群众以更低价格、更快速度享受到更多救命新药。全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科学确定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形成医保与医疗机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新格局。

促进医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办理医保更便捷更高效。实现年内每个县均开通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所有统筹地区均开通五种门诊慢特病相关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探索线上办理异地就医医疗费用手工(零星)报销。全面落实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操作规范,推进示范工程建设,抓好行风建设,年内实现“生育保险待遇核定与支付”事项跨省通办。积极推进《医疗保障法》立法进程,加强立法、执法、守法等各环节工作。


  
附件【临医保字〔2022〕8号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通知.docx
附件【临医保字〔2022〕8号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通知.pdf
上一条: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价格的通知》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转发《关于执行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结果的通知》的通知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常见问题